出自:编辑 奥格派 / 图片 奥格派会员提供
奥格派
在科技普及的现在,大量的“文房清供”几乎失去了其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近十年,文房古玩已经变成了重要的收藏品类之一。
上周奥格派被邀去参加一个文房活动,正是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叶国华先生来加拿大展示精品书法和书写心得,我们在仔细聆听了他常年的创作感悟之后,也与俱乐部的收藏家们一起对于中国传统文房物品的收藏进行了深度交流。
书法家与收藏家虽然对文房物件欣赏的视角略有不同,但其共同特点都是喜爱。收藏家也许不如书法家那么功力高深,笔墨挥毫,但喜爱文房物品之心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而书法家们自然是精品文房物品的绝对拥护者,大多数本身就是大收藏家。
文房器物历史悠久,从中国书写出现,它们也就存在于文人、学者的书斋中。笔、墨、紙、砚被用于写作、绘画的器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深入,更多的饱学之士不断的加入和参与,文房收藏也越来越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
文房器物一直以来都属于文人雅士的偏爱,首先体现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上。中国文人阶级是一个庞大而坚固的政治体系,古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就是指文人。文人在传承和正统上格外的重视,而古代名人使用过的文房珍品则是传承有序的代表。其次是精神思想。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书房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招待贵客和好友的私密场所,文房物件被认为是显示自身学识、品味和志向的高雅方式。另外,匠人的技术不可或缺,因为文玩大多是小型物件,高质量的精微作品是最能考量工匠的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
在科技普及的现在,大量的“文房清供”几乎失去了其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近十年,文房古玩已经变成了重要的收藏品类之一。
比如,2.07亿港币北宋汝窑葵花洗、1.61亿元乾隆太上天子圆玺、5520万元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4945万元清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4089万元明田黄石雕瑞狮纸镇……这些价格不是传统中国书画,不是古代瓷器和玉器,而是由文房清玩所创。
那么哪些属于文房品种?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载:“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这里的“文房”,指的是笔墨纸砚等文具。“文房”一词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南唐文人苏易简撰写《文房四谱》一书,这是宋代重视文房清供风尚的发端,书中主要叙述笔、墨、纸、砚四宝。明代初年曹昭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古玩分为十三类,即:古琴、古墨、古碑法帖、金石彝文、古画、珍宝、古銅器、古砚、异石、古窑器、古漆器、古锦、异木竹。到了明末,屠隆在《文具雅编》一书中,文房器物已有四十五种之多,其中出现了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等直接与书写和作画有关的器物。
而时至今日,文房器物种类繁多、材质多样、情趣各异、蔚为壮观、数不胜数,但凡用于书房的传统之物,皆可被称之为文房。这些物件虽属文玩小器,却体味其中之雅趣。若细心收藏,也可形成系列。
更重要的是——文房器物所承载了延续数千年的中国文人精神,并在今人的手中历久弥新。
中国书画投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走高,而文房物件却是由于保存困难、环境污染、工艺缺失、后继无人等多种因素导致逐渐没落。比如,制作工艺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匮乏,没有足够的记录。民间流传的多是家族手工作坊式的制作工艺流程,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无法通过卫生检查。事实上这些重要因素不但影响了传统文房的制造和发展,还影响了非常多的传统手工业。
目前市面上的文房器物的价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名家所作所藏、材质与工艺,以及年代风格都至关重要。
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推《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拍卖会,成为了文房器物进入主流收藏圈的第一步。《艺跡轩藏明清印章》、《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瞻麓斋旧藏》、《明清书斋雅玩》、《墨痴楼座右长物》、《一个文人的案头清玩》等扭转了文房的收藏地位。单《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116件文房器物,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
其后,西泠印社推出各种文房专拍,如篆刻、名砚、案上雅玩、供石、竹雕、毛笔、茶具、石雕、田黄石、印谱、紫砂盆、香具、御窑金砖等。2009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及文房杂件》、《历代竹雕供石》和《名家篆刻及陆俨少自用文房雅具》3个文房专场,总成交额近2000万元。一组《黄宾虹自用印十一方藏印四方》拍出134.4万元的价格,而另一枚《黄金黄田黄石香山九老薄意章》更以212.8万元的高价成交。其后,香港苏富比又以《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水松石山房藏珍玩》等专场,再次掀起了收藏界对赏石价值的重新认识。
这之后,文房器物进入亿元时代。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一方《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成交。这不仅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也创下文房类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而在拍卖市场中,“御用”器物,几乎都能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另外,如收藏家王世襄先生的《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纪晓岚《清乾隆纪晓岚紫云砚》的自用砚、吴昌硕、齐白石等名人印章也备受瞩目。
对于文房类的收藏者来说,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投资策略。资深或是实力较强的收藏家来说,最好选择流传有序的藏品,特别是著名的拍卖行专场上重点的推荐。如是初级收藏家,那么无论是作为私人收藏,还是投资收藏都需谨慎对待。最好的办法是跟随有经验的收藏家多积累经验,再行出手购买。我们更趋向于一些老家族和老藏家的私人珍藏,这也在最大程度上能保证文房器物的真实性。
我们还整理了一些收藏重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您购买时用于参考。
以砚台为例:
决定砚台价值的高低因素有:砚材、刻铭和雕工。上好的砚石是决定其价值的根本,而刻铭则非常重要,甚至高于雕工。一方砚上,诗、书、画、印一应俱全,且砚主人的声望和影响力越大,年份越老,是砚的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其后才是精湛的雕刻工艺。文人砚,重品位,讲文采,雕刻铭文,刀痕不外露而内含。求的是形、铭俱佳。细节上要注意所刻之铭文必须与原作书法完全一致,笔体笔锋丝毫不差。格言警句、妙文趣语,需恰倒好处,含其特色。收藏或是投资名家早期珍品更具有升值性。在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这四大名砚里,端砚是最受收藏家喜爱的。端砚石出产于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由于资源枯竭,2000年当地政府便对所有坑口实施禁采令,这就导致整个端砚市场断供,价格飞速上涨。
以墨锭为例:
古墨收藏难度很大,因为墨是古代文人书画必用的消耗品,极易损坏,存世数量有限。墨条是被工业品取代得最厉害的一种,由于磨墨的效率太低,当代艺术家基本上通用现成的墨汁来书写或绘画,极少有人还会去磨墨。因此,墨条的实用性几乎已经接近零。古墨按用途划分可分为实用墨和观赏墨。实用墨注重实用性,观赏墨则注重形状、色彩和纹饰。好的观赏墨集诗、书、画、印、雕刻、造型艺术和制墨工艺于一身。收藏那些精美的观赏墨至今已很不易,且价格不菲。由于假古墨可牟取暴利,所以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赝品,令不少收藏者们上当。因此我们必须提醒在古墨收藏上必须要仔细鉴别,如果发现多锭或成批的古旧墨时,决不可轻意购买。识古墨,应先确定是松烟、油烟或者混合烟。松烟较油烟轻,握在手上有沉厚坚实有质量感,但也有掺入劣质而增重的伪品。好的旧黑,质地坚韧细密,用鼻嗅,气味要纯正,或有奇香。研磨时细润无声,无泡,墨损耗少,舔笔不胶。敲击时,声音脆朗清响,决不闷浊重滞。好的旧墨多涂有漆,且多有细丝小裂痕。高档古旧墨,多用真金填字。金褪色的程度可辨其制作年代的远近。
以印章为例:
印章与中国画、中国书法一起,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三绝”。明清后期,寿山石印章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石身价也随之倍增,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由于印章的材料非常丰富,金、银、铜、铁、牙、木、玉、石、角,乃至玻璃等,五花八门。使用者不论官印还是私印,为名人使用或是寿山石名家雕刻的印章都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只是官印由国家行政官爵掌握,存世稀少,民间很难寻到,因此价格非常昂贵。古时印章是帝王皇族、官宦世家的专属刻章用料,当权者也不允许民间使用。特别是传世印章的价值,远高于出土印章。老印章中石材地道、具有历史价值,和出自名家手笔雕刻的印章具有收藏价值。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王福庵、陈巨来等代表人物。此外,清代的杨玉璇、周尚均等,近现代的张大千、林清卿、林文举等都值得收藏。我们建议多了解印学知识积累,有所侧重地进行收藏。了解基本的印章知识、篆刻、印谱等资料,如印风、印学、印派、印材等方面,可以避免在印章收藏上与珍品错失。收藏印章绝对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切记多了解,再出手。
以笔筒为例:
文玩笔筒无论在材料多样性,还是在工艺繁复性上都最能体现文人的特点。自1994年始,紫檀笔筒的价格每年翻一倍,最初均在几万元,现在最低不下百万。瓷质笔筒中以清康熙的青花笔筒量最多。明清时期的笔筒主要是嘉定和金陵两派争雄。明代追求简约、质材,特别是竹雕笔筒独树一帜,清代则追求精细华美,多用名贵材质。如果是瓷笔筒,收藏家购买时,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的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老笔筒按材质主要分六大类,分别为瓷、木、竹、漆、玉和象牙。判断笔筒收藏价值要看其材质和工艺。材质的珍贵稀缺与否决定了其收藏价值。而工艺方面除了雕刻以外,文化艺术性越高的笔筒也越有收藏价值。特别是清代中晚期,一些诗画名家往往喜爱在笔筒上展示其作品。所以但凡有名人题诗、作画或者题印的笔筒,价值往往极具收藏价值。
至于笔纸,从收藏性、观赏性和投资性的角度来讲,都不具备成为大众收藏品的条件,所以不建议收藏。而笔洗,香炉、玉器、山子、赏石等文房物件,我们认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往文房收藏是文人、学者和艺术家为主,现在则演变成精英阶层对文化和传统的追求。我们不得不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一个物件一种文化可以经历数千年不断的传承下去。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文房市场的发展将会更广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