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编辑 奥格派 / 图片 奥格派会员提供
奥格派
当我们收集一位艺术家作品时,我们首先会关注那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作品,因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回答时代的问题。
“作为艺术家有一点很重要一一通过物像画精神,通过自然画自己。创作就是对生命的表达。礁石于我,就是海上的山。苍茫粗砺,直面风雨,虽无树木花草的陪伴,却有一种独立不拘的坚忍和倔强。仿佛风雨兼程的人生,旁逸斜出的棱角被海浪冲刷磨砺后变得温和圆润,风骨内藏。”画家张雷平自述。
在《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一张雷平、何曦》开幕仪式上,《蜕变之变》的精神是张雷平自由驰骋的笔墨,雄浑而又润秀的气息。我们所震慑的不是物,而是物之后的意象。而与之相比的另一种风格,何曦的作品带着悲壮的具象,苍茫大海,静穆大地,荒凉火山,滑翔的巨鹰,行走的骸骨。在这些画作前观众会感悟天地山河,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
何曦的绘画无疑受到了日本江户时代风格浮世绘的影响,同时又结合了中国工笔写实的特点,以及融入了情绪化的共鸣。而张雷平的画作让我们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吴冠中为代表的一批彩墨画画家,以具有中国特点的笔墨方式来重构自然景观、阐释西方的形式美理论。在以“西”寻“东”的探索中,这些艺术大师们吸纳了近现代写意、意像型艺术之精髓,领悟了中西写意艺术的融通境界。事实上,自古以来山水画大体上呈现了一种由“写实到写意”、由“重彩到水墨”的艺术创作思想与绘画形态衍变过程,隋唐时期是古代山水画的“写实”阶段,五代两宋是古代山水画的“变革”时期,元代则是古代山水画“写意”精神传达的高峰阶段。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的形成,是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宗教观有密切关系。中国文人雅士,基本是以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观点,都是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生生不息,变化不已,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生命整体,来理解和创作天地万物息息相通的美。
这就是中国画家创作中所的追求“道”。
“道”的宇宙本原,只有将万物生命的本质,与人的灵性融为一体,即外在的记录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贯通,才能产生绘画中“美”的通性。只要是“美”的事物不分中西都能触动人心。
当代绘画只是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代艺术,既指“当代时期”的艺术,又可以指具有“当代意识”或“当代形式”的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实验和形式表达,艺术家的观念和看法。这是一个全球性、多样性、文化性、社会介入性和技术相关性等综合艺术。
纵观近两百年,从文森特·梵高开始,马克·夏卡尔、爱德华·蒙克、保羅·塞尚、巴勃罗·毕加索、赵无极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皮特·蒙德里安、马歇尔·杜尚、大卫·霍克尼、保罗·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德库宁、马克·罗斯科等等,都是以“造型的流动、画面的运动”将艺术的”精神层面“升华。
“流动的画面”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识别。
当我们收集一位艺术家作品时,我们首先会关注那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作品,因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回答时代的问题。
以吴冠中为例,他被国际艺坛认定为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其作品是当代艺术一个很重要的链接中西方的桥梁。他的早期画作是现实主义,之后他受美国艺术家波洛克的“写意”启发,抛却了西方光影明暗,追求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改良和发展,用中国水墨的方式将所有精力聚焦在点线面的构成上。与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不同,吴冠中的点线面构成更趋于理性的表达。特别是晚期作品中的形式美,走向中国传统美学的最深处,象大于形,混沌中带着气韵的方向,有一种倔强而儒雅的力量。筆墨意趣,虚怀若谷。这一时期吴冠中的作品,简直就是收藏家们的珍爱。
吴冠中创作绘画的时候,正是西方现代抽象主义风潮盛行的时期,全世界都被卷入了现代主义的潮流之中。他不同阶段的艺术表现就是时代的变化的回答,因为艺术家通常是一个时代中最敏锐的人。
展会中,艺术家何曦对我们说:“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与焦虑情绪的弥漫,让我更多面向自身、当下与未来的终极思考。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会让作品直面内心的深渊,同时更为关注物外的价值与生命。这次的题目是‘山·水’,但跟以前那种山水不一样,我把海也画成像山一样。”
Comments